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太空垃圾产生什么样的伤害?
太空垃圾一般在近地轨道是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则是以每秒3公里的速度运行。与此同时,航天器也同样在高速运行。据计算,一块10克的太空垃圾撞上卫星,就相当于两辆100公里每小时的汽车相撞,卫星会在1.5秒内被打穿或者被击毁。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生过很多因为太空垃圾而引发的事故了。
2009年,在西伯利亚冻土带上方800公里的太空中,俄罗斯的退役卫星宇宙。2251号和承担电话中继任务的铱星33号亲密接触,猛烈的撞击把两颗卫星变成2100块碎片,卫星残骸甚至扩展成了一朵碎片云,每一块碎片都可以摧毁一颗价值连城的人造卫星。
两年后,国际空间站不得不移动来避开碰撞留下的碎片。2012年,和空间站擦身而过的碎片最近只有120米,像这样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是3.7%,以此计算,每5到10年就会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的事件,到2020年可以达到每两年一次。
凯斯勒综合症
NASA顾问唐纳德凯斯勒在1978年提出了一个名叫凯斯勒综合症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当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多到一定程度后,人造卫星和航天器经常被撞击。又产生更多太空垃圾,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使得发射航天器的工作不得不停止。
人类目前离凯斯勒综合症越来越近了,凯斯勒向人类发出这个警告后,NASA就立即成立了轨道碎片项目组,跟踪宇宙垃圾,对大大小小的太空垃圾进行监测。目前也有很多科学家提出了清除太空垃圾的构想,要么将空间碎片放入太空中位置不那么重要的弃置区,要么就是有控制的将太空垃圾推入地球大气层中烧毁。
清理太空垃圾
最近我国的天津大学研发出一种新型连续仿生机器人,据说可以跟随火箭升空捕捉太空垃圾。它的身形近似于大象鼻子和章鱼,触角柔软可伸缩,又可以有力地抓取物品。在视野盲区,机器人可以利用安装在末端的摄像头,绕过障碍物对目标进行抓取,看来有望成为一名太空捕手。
英国萨里航天中心想出了一种用鱼叉捕获太空碎片的方法,当捕捉的目标碎片处于1.5米外时,航天器会发射一个小型鱼叉,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击穿碎片,然后将其拖到大气层中燃烧。欧空局现在也确定了一项2025年清理太空的发射任务,这将是史上第一次捕获并处理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的任务,计划是制造一种特殊的卫星清洁太空一号,这种卫星会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把它护送到较低的轨道,两者一同进入大气层同归于尽。至于效果如何,那就期待一下这项计划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