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交互乘风破浪的势头能不能像祖国的GDP一样涨得稳健?
TCL创始人李东生先生在面对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对传统劳动力岗位的挑战时,曾对员工说过:"站在现在看未来,是本能,站在未来看现在,是本事。"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盘一盘互联网新兴设计的现在和未来,值不值得大家托付。
01
互联网新兴设计的现在
互联网新兴设计,具体包含哪些岗位呢?
交互设计类
产品类
视觉设计类
品牌设计类
用户研究分析类
项目管理类
游戏设计类
技术开发类
交互设计类
产品类
视觉设计类
品牌设计类
用户研究分析类
项目管理类
游戏设计类
技术开发类
先从听上去就让人嘴角上扬的部分聊起,扩招和涨薪。
这里面有一点质疑可能会有人问(如:“前段时间某艺某字都裁员了,现在还尬吹互联网行业不好吧?”),那我就摆在前面直接回答了: 首先,格局打开——互联网新兴设计,它虽这么叫,但它不是只存在于互联网行业的设计专业。甚至在互联网行业所占据的比重还越来越小了。
上证据
从2015年的65.5%下降到2021年的38.0%,“互联网新兴设计”跨域互联网,逐渐往传统领域渗透,如生产制造、建筑、医疗、交通、教育领域的从业者占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只不过这类专业从互联网兴起,那我们才以此命名。
所以我们选择行业,大家对占据中国经济80%的实体经济的看法,总不能停留在挖掘机一代。对标杆企业的看法,也不完全等于进大厂这件事。
再说,谁说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师们就不能打了?别的岗位在收缩,他们在涨薪。别的岗位在裁员,他们在扩招。
而且新兴设计岗位是最不吃工作经验的一代,比起动辄工作经验就要5年+的老牌企业,5年以内的员工招收比率为72.2%,对“1年以内”经验设计人才的需求占比较去年提高了5.4%及6.1%。
所以不是尬吹,我们用数据说话。2021年新兴设计专业的发展态势的确是不错,甚至这个态势从2010年开始,一直突飞猛进了11年,连疫情寒冬都没有冻结它的热情。
但有一说一,类似交互设计的这些行业,他们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也在思考各自的发展问题。就好像买股票,越是逆市上扬,股民欢呼狂喜的同时,就越揪心于它断崖下跌的可能。同学们在挑选专业时,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赌运气的成分在。
那,看未来,要怎么看呢?
02
互联网新兴设计的发展方向
我们从寻找既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判断未来趋势走向,这三段逻辑论证来给大家做个预测。
目前交互设计岗位需要解决的问题、机会和愿望
目前交互设计岗位需要解决的问题、机会和愿望
“未来所有的设计,都是交互设计”,这句话直接概括了交互设计的发展方向。
时尚在做交互,皇艺如今的毕业生时尚设计展,你放眼望去几乎大部分都在做是虚拟时装。
RCA Jessica Bachmann的毕业设计 为女性做的可持续性系统
https://2021.rca.ac.uk/students/jessica-bachmann
视传在做交互,UI设计师目前也是企业用户体验团队的中坚力量,甚至可以达到从 UI Designer→UX Designer → Product Designer,这样一个岗位变迁。
其他的工业、人机工程、建筑…我就不逐一列举了。当过去我们没有专门岗位时,“做个爆火的APP”就是鉴定交互设计师的最高冠位。但到了现在,谁都会做个APP了。世界对交互设计师的期许从0到1(创造),又从1到1.2(迭代),接下来就趋近于∞了(开拓新方向)。
这是从大方向分析,十年二十年后我们交互设计师即将面临的挑战。那从现有的小的方向来说呢?
设计岗位痛点调研
交互设计、用户研究和产品,是新兴设计岗位中痛点最多的。比如:产品需求的更新迭代频繁、设计版本太多等。
用户研究的痛点更夸张,像调研成果落地效果难衡量啊,尤其在数字娱乐等领域,调研速度远远赶不上追星女孩们换墙头的频率。而且由于用研多被收拢在咨询公司,还面临着业务方对用研了解不够、不同渠道数据可信度难评估的问题。
再一个,追赶新兴技术。 万物互联、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元宇宙……新技术就像雨后春笋,数都数不过来了。
两年前上市的华为mate30pro 多少人为隔空手势功能付费
提出解决方案
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这个问题,院校、企业、行业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变。
首先,院校在改变。
尤其是在各大海外顶级院校,他们的专业更新速度,对于新技术、世界新趋势的敏锐度最为突出。
比如说在LCC,当你想学 万物互联、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或者是沉浸式设计、虚拟现实,你可以在 MA Interaction Design里学,在MA User Experience Design里照样学,甚至单独去学MA Virtual Reality也没什么问题。
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20届学员S同学 LCF Fashion Artefact MA在读
再比如前段时间,香港大学开设了全新的专业IDT(创新设计与技术工程硕士)。香港理工大学取消了自己的交互设计专业,将其更新为 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智能系统设计)。全面应对交互新时代的来临。
图片来源:香港大学官方网站
其次,企业和行业也在改变。
他们将过去由UI、UX和产品经理带队就能干活的小型团队,已经拓展为 从用户研究分析师到交互、UI、视觉、再到数据验证,在部门内能完成用户体验的,一个结构完整的设计团队。
美团云设计负责人缪老师分享的UX设计师能力模型
像用户研究分析师,我在《 88内卷,比交互设计更赚钱的职业出现了 》这篇文中给大家详细介绍过。就我了解,目前还没有学校专门开设过“用研”这一专业,但假如你有被精心培养过调研能力,你或多或少都可以做到。而这个岗位就是目前一个 冉冉升起的新风向标。
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21届学员S同学 作品集项目的调研部分
保研 湖南大学 文化科技融合与社会创新专业
总结
总结
交互设计还能火多久?我认为这个的答案是:仍有很久很长的路要走。
按年龄比喻,如今国内的交互设计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子,我们刚学会人生的基础知识。懂得了,哦,原来交互不是只做个APP就行了。
而科技的发展,令摆在你前面的选择越来越多。就好像高考后选专业一样,你是做UI,是做UX,是做人工智能,还是做别的什么,而这个选择还会越来越多。
因为我们如今不论是院校、企业还是行业的趋势,都是将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服务设计等新兴设计岗位的功能逐步细化,将岗位切割的越细,留给同学们可选择的空间就越大。
那现有阶段,你想获得上述席位,拥有高薪的机会。一,可以选择新兴设计专业;二、选择完之后,再选择某一朝阳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如用户研究等;三、或者,你可以掌握更多新兴技术手段。
03
还在上学的我们,可以做什么?
多接触世界最先进的知识,然后好好打基础吧。
是不是觉得之前讲了那么多宏图大志,怎么到了这里就变得朴实了?我举个例子,下面这些软件,大家可以自己数数自己精通几个:
而且这些还仅仅是用户体验设计工具而已。明显可以看出来,国内工具目前多处于第二三梯队,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很多康石石的同学都在欧美留学,经常跟我吐槽,说:老师,这些国外院校天天逼我学软件,难学不说,他们还不教,全靠我晚上熬夜自学。
爱丁堡大学 数媒专业在读学生 L同学
▼
UCL 建筑类专业在读博士生Z同学
▼
然后我就会安慰他们:珍惜吧!同学们!能有踏踏实实让大家学软件的时间是件多难得的事情。等到了找工作时,人家面试时可没给你留三个月的学习期。
软件还只是其一。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征询全球23个国家的国际招聘人员和经理的意见后,他们认为如今雇主更愿意看到的,是学生的Soft Skills and Digital Literacy(软实力和数字应用)以及Digital Performance(数字/科技能力)。
而这些都是我们在上学时,无论你选择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必须要珍惜把握的机会。
2021年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
保研录取offer(部分)
▼
2021年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
海外留学博士offer(部分)
▼
如果有 更多 申博、 艺术留学、保研、作品集创作、 考研相关问题
联系方式很简单
问留学:
问留学:
申请国家+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申请国家+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问保研/博士深造:
问保研/博士深造:
申请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申请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问求职:
问求职:
求职公司+职位+个人情况
求职公司+职位+个人情况
参加作品集培训
参加作品集培训
个人姓名+深造/求职+专业
个人姓名+深造/求职+专业
参加学术论文指导:
参加学术论文指导:
个人姓名+升学or毕业论文+专业
个人姓名+升学or毕业论文+专业
关注标星康石石
优化你的艺术留学阅读时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